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禪宗如何修行?

平常生活即是禪的修行;清清楚楚的不思善、不思惡,便是修行,便是開悟

(一)靜坐不是禪,枯坐也不會開悟
釋迦牟尼佛在證悟之前,曾於雪山下坐了六年,而達摩祖師初入中國之時,也曾在嵩山面壁九年,由此可見打坐的重要性;因此,中國初期的禪師們,都仍沿用印度的傳統方式,特別偏重禪坐的工夫。這種情形一直沿襲到惠能大師,尤其是南嶽懷讓禪師時,才出現了一番變革,那就是重悟不重定。

有一個公案便是箇中代表,當年馬祖道一禪師在南嶽懷讓座下的時候,十分用功,整天都在蒲團上打坐。但是懷讓看在眼裡卻頗不以為然,於是撿起一塊磚頭,到馬祖面前用力的在石頭上磨起來;由於聲音很大,驚擾了正在打坐的馬祖,開口問說:「和尚磨磚作什麼?」

南嶽說:「磨來作鏡子啊!」

馬祖失笑說:「磚頭怎麼可能磨成鏡子!」

南嶽反問:「磨磚不能作鏡,打坐又豈能成佛!」

馬祖聽了這些話,當下便開悟了。

開悟在於放下自我執著,打坐只是身體不動,如果內心思緒洶湧如波濤起伏,或如躲在黑山鬼窟,無所事事,坐得再久,也是白費工夫。

(二)靜坐時能覺察心中有煩惱,便是修行

《圓覺經》中說:「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但也切忌抗拒煩惱,希企開悟,否則,喜靜厭鬧,欣淨拒染,便不能悟。

(三)平常生活即是禪的修行

禪宗有一個故事說到,有一天有位僧人向趙州請法而問:「學人迷昧,乞師指示。」

州云:「喫粥也未?」

僧答:「喫粥也。」

州云:「洗鉢去。」

這也就是說,該喫粥時去喫粥,喫完了粥應洗鉢,該如何就如何,便是佛法。

許多發心學佛的人,常誤以為,只有在佛前上香、禮拜、誦經,或是到深山古洞去閉關打坐才是修行,殊不知生活就是修行。

禪宗主張應該將修行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對於日常一舉一動的每一個念頭,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不管是行、住、坐、臥、吃飯、穿衣、待人接物都是修行。

有一次有源律師向大珠慧海禪師請教:「和尚修道,還用功否?」

慧海禪師答說:「用功。」

又問:「如何用功?」禪師云:「飢來喫飯睏來眠。」

有源律師問:「一切人總如同師用功否?」

慧海云:「不同。」

曰:「何故不同?」

慧海說:「他喫飯時不肯喫飯,百種需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

可知,心無雜念妄想,不打坐也是修行,心有雜念妄想,打坐也不能開悟。

(四)執著修行便不是真修行,不注意修行更不是真修行

現在我們再回到「磨磚不能作鏡」的公案上。馬祖知道執著於形式上的修行沒有用,因而開悟。那麼,是否便意味著,不曾練過打坐,或從來不注意修行,也一樣可以開悟?當然是不可能的!

許多年輕氣盛的人,往往以為:「成佛也不過如此,開悟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對我而言,開不開悟,沒有什麼不同!」然而一旦困境現前,煩惱纏繞時,就不免於掙扎之苦了。

(五)經常保持一直心和平常心,便是修行

《維摩經》中有兩句話:「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
所謂直心,就是平常心,也就是完全沒有主觀的分別和執著,但有超越主客觀的清淨心,那就是有大智慧的人。
經常保持直心,當下就是在清淨的佛國裡。不過要有這種工夫頗不容易,所以,需要不停地練習。

有些人會自以為他們的心,已經不具任何主觀意識,也不帶半點分別執著,其實這很可能是自欺欺人。因為凡是沒有大徹悟的人,都還有我執未消融,自然會有人、我之別,乃至不免於內在感情的衝動。

(六)清清楚楚的不思善、不思惡,便是修行,便是開悟

遠在四祖道信的時候,他就曾提出如下的看法:「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善,不作諸惡,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快樂無憂,故名為佛。」他認為不用任何方法,不須行善去惡,該怎麼就怎麼,不作主觀的分別,當下就是佛性的顯現。

《六祖壇經》裡也有一段有趣的公案:當初六祖惠能為了避開奪法爭衣的糾纏,向南潛逃,卻被惠明追到。
六祖於是對有意奪他衣鉢的惠明說:「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便於言下有悟。

(七)參話頭,坐疑情,破疑團時即為開悟

我有個學生是澳洲人,他經過長達八年的修行,功力已達某種程度,可以連續打坐數小時而不起座。他自以為已入無我之境,因此十分自得且執著。直到有一天看到我所寫的書,才驚覺原來他對自我的執著仍然牢不可破。因此,特地到臺灣,跟我打了一次禪七,我教他用參公案的方法來淡化自我;七天下來,他覺得自我的意識果然比較淡了。

所謂參話頭、參公案,就是用緊迫盯人的工夫,把參禪人的心逼得進退無路,而又非走不可;無開口處,卻又不得不開口。
所以,參公案就是叫人生起大疑情,把妄想雜念,通通逼進死巷,繼之一網成擒,兜底搗成粉身碎骨,便是悟境現前了。

 

——聖嚴法師《動靜皆自在》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