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領
修行默照禪的要領,首先就是要放鬆身心,接著是曉得自己在打坐,然後享受呼吸從鼻端出入的感覺,等到心的狀況安定之後,便告訴自己:「我的身體是在打坐!」也清楚知道自己的身體在打坐。但請你不要去注意身體的某一個局部是否有感覺?是否有負擔?只要知道你自己的身體在打坐就好。不特別去注意身體的某一部分,不去特別在乎令你有興趣的念頭,或特別去討厭令人不快樂的念頭,只是不斷地說:「我知道自己在打坐,我知道自己在打坐… 。 …」,這就是「默照」。
四、默照禪與次第禪觀的同異
次第禪觀,是先修五停心,然後修四念住。五停心有五種修行方法,只要用其中的任何一種,就可以停止五蓋;五蓋就是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等五種覆蓋善法的心理狀況。五停心觀就是:數息觀、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念佛觀。其中的數息觀,就是先體驗呼吸在鼻孔出與入的感覺,稱為隨息;如果昏沈及散亂難除,即用數息觀,以此來停止那些麻煩的五蓋心。五停心是四念住的前方便,亂心安伏之後,即修身受心法的四念住,由觀慧而進一步修三十七道品,以證聲聞四果為目的。
五停心、四念住是次第禪修,從觀呼吸、觀身體、觀念心念入手,是次第的修行方法。默照禪法,也是從呼吸法入手,也是從觀身受力。因此,默照的修行方法並非有什麼奇特,也不是中國人沒有根據就發明的東西,它是以傳統修行方法做基礎的。
默照是從有次第到無次第。有次第是身體放鬆,心情放鬆,體驗呼吸,體驗身受心法,這是結合五停心的觀念和觀身法門,進一步修四念住的。默照禪不落次第,面對身受心法的任何現象,都採取不要管它的態度,只是清楚知道自己是在打坐。
四念住的次第觀名為「別相念」,整體的綜合觀名為「總相念」。禪宗是從總相念的基礎上,教我們只管打坐,便是默照禪的入門手段了。因為別相念是需要次第修行,而默照則是一開始就教我們不要管次第,只要求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在打坐,呼吸也只是身體覺受的一部分,其他的問題不去管它,知道、放下,便是直接而簡單地在修默照禪了。
——聖嚴法師《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