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為什麼會有煩惱?煩惱的根本是什麼?

我們放不下的有六種根本煩惱,那就是我貪、我嗔、我癡、我慢、我疑、我見

如果歸納起來,我們放不下的有六種根本煩惱,那就是我貪、我嗔、我癡、我慢、我疑、我見。

「我貪」是什麼?
有的人喜歡特定的墊子或座位,換了就不舒服,就坐不下了。還有,喜歡寧靜的環境、柔和的光線、舒暢的空氣,才能修行,這雖是初心學禪者應有的選擇,但卻都屬於貪。

「我嗔」是什麼?
比如說不喜歡太硬的坐墊、吵鬧的環境、粗重的身體、散亂的心。有一次,一位居士來報名打禪七時,先問:「某某人來不來?他來了我就不報名了。

上次禪七中我本來可以打得好一點的,就是他那幾個經常的動作教我討厭,結果一坐下去就想到他,就沒辦法坐得好了。 「這種容易對環境起嗍心的習氣,是修行的大障礙。

「我癡」是什麼?
自己徬徨無主,又不知信仰三寶,不願相信因果;自己愚昧無知,既不希望聽聞佛法,也不願意知道修行佛道的門徑;自己盲目附和,信奉鬼神,還指正統的佛法是迷信。

曾有一位美國女士,學過一種外道法,再參加我的禪七,她總是執著著以往的修行觀念,結果,第三天就離開了。理由是用我的方法修行,所產生的功能比她過去的更差。

我告訴她:「戴了墨鏡看世界,連太陽也是黑暗的。若不能放下成見,你就無法窺見禪門。」可見「我癡」影響修行有多大。

「我慢」是什麼?
是自以為是,恃才傲物,氣勢凌人,得少為足;自己才能不夠卻處處逞能;小有些微感應的靈異,便以為得大神通;自己實未解脫煩惱而以為已得解脫;或者自暴自棄而又嫉妒賢能之士;小有修行而以大修行者自視。

我曾經遇見好多位中外人士,說出我的修證位次,或要收我為他們的弟子,或者說出他們自己的果位,這些都是我慢的例子。

「我疑」是什麼?
就是對自己的能力和立場沒有自信,對人對事對物不敢信賴,稍有風吹草動,便疑神疑鬼、杯弓蛇影,時時刻刻都在憂慮自己的安全問題,為了保護自己,往往會傷害別人。

許多人懷疑他們自己的根器,以為不是修行的材料;只要在修行的道路上略受挫折,立即生起退心,不但不學佛了,而且反過來懷疑釋迦佛教法的可行性和正確性。

「我見」是什麼?
是堅持先入為主的看法,不論是來自宗教、哲學、科學、常識或生活經驗的任何見解,只要違背因果原則及因緣觀念的,便落於邪見及我見。

依據因果的原則,人人應該為善去惡地修福修慧;依據因緣的觀念,無一物不是暫時的假現。所以遇順境不致貪著,遇逆境不會失望,既能提得起,也能放得下。總之,若對自己的身心及所處的環境有執著心,便是我見。

禪的修行,在幫助我們放下如上的煩惱,若不能從修行過程中把煩惱放下,便無法窺見禪的堂奧。